幾年前台灣出了一本書,書名是先別急著吃棉花糖,當時買來看的時候這本書很暢銷。重點是討論成功人士願意延遲享樂的做法,而且提到史丹福大學所做的小孩棉花糖實驗,證明這些會延遲享樂的小朋友,日後成為成功人士的機會比先吃掉棉花糖的小朋友來的高,這是很有趣的議題,以下是Joachim de Posada所展示的演講。

 
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擁有成功人生,從不吃棉花糖開始!
一個簡單的抉擇,就能改變人生

 

  阿瑟是個司機,他可以在三十分鐘內,做完紐約時報的拼字遊戲、半小時內解析拉丁美洲的經濟、他用心算比用計算機還快。喬納森的聰明才智跟阿瑟不相上下,也一樣努力工作,但喬納森卻是位億萬富翁。那麼,究竟為什麼是喬納森坐在豪華轎車的後座享受,而阿瑟在前座開車呢?

 

  答案就在史丹佛大學一個代表性的實驗裡。這個實驗把小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,給他們一人一塊棉花糖,讓他們選擇是要馬上吃掉棉花糖,還是等十五分鐘,如果願意等,就可以再多一塊棉花糖當獎賞。研究人員發現,能夠等待獎賞的小孩,長大以後,全都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成功。

 

  「棉花糖理論」回答了作者三十年來不斷尋找的一個答案:為什麼有的人成功、有的人失敗?他相信,成功與失敗的差別,並不光是努力工作的程度或是夠不夠聰明,而在於擁有「延遲享樂」的本事。「不急著吃棉花糖的人」可以獲得高度的成功,而其他一拿到棉花糖就吃掉的人,則是不斷地在累積債務,無論在工作還是收入上,都心存怨懟。但是,你不一定要這樣子!

 

  決定未來是否成功的不是過去,而是你現在願不願意付出。今天你所做的選擇,會在明天帶給你大大的回饋——只要,你別那麼急著……吃掉棉花糖!

 

 

 

「成功」二字,人人都可講、人人都可幻想,但真正付諸行動去達成的有多少位呢? 就拿一個簡單的例子:「有三隻青蛙一起在一片葉子上順流而下,其中一隻決定要跳進河裡。請問:葉子剩幾隻青蛙?大部分人都會回答二隻。答錯了。那葉子上還是有三隻。為什麼?!只因『決定』要跳,跟『真』的跳是兩回事」,所以行動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,畢竟「想」和「做」是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,也如同書上所提:「把知識拿來用,就會產生力量」,前提之下你必須把它拿來「運用」,如果你明知道卻不去做,那還是等於你不知道,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成功;有些人卻因此失敗。毅力、定力、意志力是成功的條件,學著運用棉花糖定理別急著吃棉花糖,在棉花糖之後一定會有更好的甜頭等著你,趁現在對自己的心態做調整,只要你肯做,不管現在的你幾歲了都不嫌晚!成功其實離我們很近,只要我們夠努力,一定能夠開創成功之路!

 

最後要告訴自己,在這競爭激烈下的社會中,唯有趕緊找出自己的目標及理想對「它」付諸行動,別在漫無目的不清楚未來的方向,早在這高一的階段,訂定自己的目標,讓自己比別人還早知道未來的路途該怎樣走,而非迷失在毫無指標可沿的十字路口上。

arrow
arrow

    qpzmc8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