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樣知道孩子有沒有學習障礙
孩子記憶力失常、很難保持安靜、書寫錯字連篇……這些行為統稱為學習障礙(簡稱學障),怎麼看待這樣的學生,一直以來說法不一。台灣對這些特殊孩子的關注起步早,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係教授孟瑛如,是目前研究學障孩子的權威學者,她給論壇帶來了最新的研究資訊。
學習障礙的訊號
家長和老師要關注孩子以下幾種表現,很可能是學障反應:
孩子無法很快認字,書寫困難,容易混淆字符,書寫顛倒,數學運算吃力。
有的孩子視力沒問題,但閱讀時,經常揉眼睛或斜視。
對聲音沒多少反應,看電視喜歡把音量加大,說話時聲音不是很大就是很小。
孩子讀書很容易被噪聲干擾,做作業速度慢,過度警覺,容易發怒。
拿到一本書,喜歡看書的頁碼,卻忽略閱讀課文,不能注重重要的部分,反而過分注重細節。
記憶力差,總是忘記哪些作業該做,或者總是忘記東西放在哪。
經常在熟悉的環境迷路,時常遲到。
面對新環境時常感到不安和激動,喜歡維持老的狀態,不喜歡變動。
有關學障的7個解釋
調查顯示,有學障的人佔人口總數的3%—5%,男女比例則為4:1。
具體到有學障的孩子,他們不是因為笨或懶惰而導致學習困難,是因為腦神經結構和功能的不同,使他們跟一般人的學習方式不同,必須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,在特別教育情況下,他們很有可能是天才。
有學障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聰明,他們只是某一部分的認知有缺陷。
學習障礙並不是因為自閉症或聽力、視力、人格上的缺陷所造成。
沒有兩個有學障的學生表現出的問題一模一樣,差異性很大。
如果得到適當的幫助或者發揮潛能,有學障的孩子也能獲得成功,愛因斯坦、丘吉爾、李光耀、洛克菲勒、湯姆·克魯斯都曾經是學障者。
學障是終身的障礙,目前無法通過某種療法而痊癒,但是接受特殊教育,並有良好環境的配合,孩子的潛能照樣可以得到開發。
一起見證倒背如流的奇蹟 (↓)